乳腺癌是一種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,常被稱為“粉紅殺手”,其發(fā)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,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0年全世界乳腺癌新發(fā)病例達226萬,肺癌為220萬,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,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。乳腺癌的常規(guī)治療方法包括手術、化療、放療、內分泌治療和生物靶向治療。盡管近些年這些療法有了巨大的改進,但患者的預后效果仍然不理想。因此,探索更有效的乳腺癌治療方法成為臨床醫(yī)生不懈的追求。CIK細胞,全稱是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(Cytokine-induced killercells),簡稱為CIK細胞,也被稱為細胞因子激活殺傷細胞。CIK細胞是一群T細胞-自然殺傷細胞樣表型的適應免疫細胞混合體,因此也有一些資料稱它為“類似T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”。CIK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很強,如同“細胞導彈”,能精確“點射”腫瘤細胞,不會傷及“無辜”的正常細胞。尤其對手術后或放化療后患者效果顯著,能消除殘留微小的轉移病灶,防止癌細胞擴散和復發(fā),提高機體免疫力,被譽為腫瘤治療的綠色療法,不會給患者帶來額外負擔。臨床數(shù)據(jù)證明,將化療與CIK細胞治療相結合,能夠顯著提升肺癌、結直腸癌、乳腺癌、胃癌、胰腺癌及肝癌等多種癌癥階段患者的治療效果,不僅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,還顯著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。特別是在化療期間,這種聯(lián)合療法能有效增強患者體內免疫細胞的抗腫瘤毒性和免疫應答水平,對于晚期癌癥患者的效果突出。近年來,CIK細胞治療與化療的聯(lián)合應用為這類患者帶來了新希望,實踐表明,該聯(lián)合方案在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。CIK 細胞聯(lián)合治療效果理想,藥物安全性較高
河南大學淮河醫(yī)院腫瘤內科及其研究團隊在《中國繼續(xù)醫(yī)學教育》期刊上發(fā)表了一項重要研究,題為《CIK細胞聯(lián)合化療在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療效觀察及安全性研究》。該研究深入分析了90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情況,結果表明,相較于單獨化療,聯(lián)合CIK細胞的治療方案不僅顯著提升了治療效果,還保持了較高的藥物安全性。研究具體實施中,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常規(guī)化療的基礎上,還進行了CIK細胞治療。這一過程包括在化療前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(PBMC)進行CIK細胞的培養(yǎng),隨后在細胞培養(yǎng)的第8天起,通過靜脈途徑分6次回輸給患者,每次輸注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,共計一個治療周期。這種聯(lián)合療法旨在通過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來對抗腫瘤細胞。通過對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間收治的90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回顧性分析,研究團隊發(fā)現(xiàn),接受CIK細胞聯(lián)合化療的觀察組患者,其治療有效率達到了60.00%,臨床獲益率更是高達88.89%,均顯著優(yōu)于僅接受單一化療的對照組(治療有效率20.00%,臨床獲益率66.67%)。此外,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(fā)生率也較低,為35.56%,顯示出聯(lián)合療法在提升療效的同時,也保障了患者的治療安全性。CIK細胞聯(lián)合化療可有效緩解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
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血液腫瘤科的研究團隊在權威醫(yī)學期刊《醫(yī)學信息》上發(fā)表了一項重要研究,題為《CIK細胞聯(lián)合化療在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療效分析》,該研究成果通過詳實的數(shù)據(jù)分析,證實了CIK細胞聯(lián)合化療方案對于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病情的積極緩解作用。為深入探討這一聯(lián)合治療策略的臨床價值,研究團隊選取了74例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,并遵循嚴格的隨機化原則,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,每組各37例。在觀察組的治療方案中,團隊創(chuàng)新性地結合了化療與CIK細胞療法。具體而言,在患者接受化療前的兩天,首先采集其外周血中的單個核細胞,隨后在第三天,將經(jīng)過精心培養(yǎng)的CIK細胞與DC細胞一同溶解于0.9%的生理鹽水中,制成100毫升的靜脈滴注懸液,通過交替輸注的方式,在1小時內完成每次輸注,共計8次。相比之下,對照組則僅接受標準的化療治療。研究結果顯示,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70.27%,而對照組僅為40.54%,這一顯著差異具有統(tǒng)計學上的高度意義(P<0.05),充分彰顯了CIK細胞聯(lián)合化療在提升治療效果方面的優(yōu)勢。CIK細胞聯(lián)合化療是一種高效且可行的治療策略,能夠顯著緩解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,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(jù)。 DC-CIK免疫細胞治療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
解放軍第81醫(yī)院,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進行DC-CIK細胞治療,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評價近期療效,并觀察DC-CIK細胞治療的安全性。分析患者生存期,評價遠期療效,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預后因素,并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。研究結果顯示: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經(jīng)DC-CIK細胞治療后,客觀緩解率為38.1%,疾病控制率為61.9%;1年生存率為59%,2年生存率為48%,3年生存率為48%。腫瘤標記物CA153治療后顯著性降低;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除輔助性T細胞(CD3+CD4+)水平顯著性升高,其他淋巴細胞亞群無顯著性變化。結論:晚期乳腺癌患者經(jīng)DC-CIK細胞治療后,無明顯不良反應,可能提高患者長期生存率,產(chǎn)生臨床獲益,安全可行。總結:CIK免疫治療作為腫瘤綜合治療措施中的一種新方法,常與手術治療、放化療、分子治療等措施聯(lián)合使用。在臨床實踐中,通過將DC細胞與CIK細胞進行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,兩者能夠產(chǎn)生顯著的協(xié)同抗腫瘤效應,展現(xiàn)出強大的治療潛力??商岣吲R床的治療效果,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,抑制腫瘤復發(fā)和轉移,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,值得臨床廣泛推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