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年前他們11人打了干細胞,現(xiàn)在身體怎樣了?研究結果來了!
5年追蹤研究證實
單次臍帶干細胞輸注安全無憂,高劑量組抗炎效果顯著且持久,老年人慢性炎癥水平未隨年齡上升,為干細胞抗衰潛力提供新證據(jù)。
近年來,干細胞療法因其“抗衰老”、“修復再生”功效而備受關注。然而,關于干細胞長期輸注的安全性與療效,始終缺乏長期的人體研究數(shù)據(jù)。 最近,國際醫(yī)學期刊《Regenerative Engineering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》發(fā)表了一項極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,對11名健康志愿者接受一次性臍帶間充質(zhì)干細胞(UC-MSCs)輸注后的情況,進行了長達5年的追蹤評估。 那么,這11人如今怎么樣了?我們一起來看看研究數(shù)據(jù)!
本次研究早在2017-2018年便啟動,研究團隊招募了4名男性和7名女性健康志愿者,其中5人接受6500萬個細胞的低劑量輸注,另6人接受1.3億個細胞的高劑量輸注。輸注后半年內(nèi),所有受試者都未出現(xiàn)明顯副作用,短期安全性得以初步確認。
但問題來了:長期來看,干細胞的輸注安全性是否依然可靠?是否會增加腫瘤或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?是否還能持續(xù)發(fā)揮抗炎和抗衰老效果?
2023年3-4月,研究團隊再次召回全部11位受試者,開展了詳細的健康檢查與臨床評估。以下是五年后隨訪數(shù)據(jù)的亮點: ①安全性:5年無異常,腫瘤風險排除 五年間,無任何一名受試者出現(xiàn)與干細胞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。 包括癌癥標志物(如PSA、CA125、AFP等)在內(nèi)的各項指標均正常,無任何腫瘤跡象。 即使年齡超過60歲的受試者,其肝、腎、心肺等關鍵器官功能依舊穩(wěn)定。 可以說,這一結果為干細胞的長期安全性提供了強有力的臨床依據(jù)。 ②高劑量抗炎效果顯著持續(xù) 高劑量(1.3億個細胞)組表現(xiàn)出了更顯著的長期抗炎作用: 促炎因子TNF-α和IL-6水平明顯降低,甚至在5年后仍顯著低于輸注前水平。 抗炎因子IL-1Ra則顯著升高。這表明干細胞在抑制慢性炎癥、維持免疫平衡方面具有持久效應。 相比之下,低劑量組未觀察到統(tǒng)計學顯著的長期效果,提示劑量越大效果可能越明顯。
③干細胞延緩了“炎癥性衰老”
老齡化常伴隨慢性低級別炎癥水平的升高,逐漸影響身體健康。但研究數(shù)據(jù)顯示: 即便年齡超過60歲的受試者,5年后其慢性炎癥水平并未隨年齡增加而上升,反而處于較低狀態(tài)。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老年人的抗炎因子IL-1Ra水平明顯高于基線水平,甚至與年輕組水平相似,這暗示干細胞或能減緩衰老進程中炎癥反應的增加。
真實案例背后的科學解釋 干細胞發(fā)揮療效的主要方式并非直接取代受損組織,而是通過旁分泌作用,釋放大量具有抗炎、免疫調(diào)節(jié)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(如細胞因子、生長因子等)。研究團隊推測,正是這些物質(zhì)長期存在于體內(nèi),持續(xù)發(fā)揮著抗炎與組織保護作用。 此外,研究團隊特別強調(diào),本研究的目的并非直接證實干細胞療法的“抗衰老”功效,畢竟樣本量有限且缺乏對照組。但長期隨訪數(shù)據(jù)的確初步提示了干細胞在抗炎、延緩慢性炎癥加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潛力,為進一步開展更大規(guī)模的臨床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此次5年隨訪研究所展示的長期安全性和抗炎效果,為干細胞臨床轉化提供了重要參考。未來,隨著更多、更嚴謹?shù)难芯筷懤m(xù)展開,干細胞療法或將在多個領域大展拳腳,比如: 退行性關節(jié)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癥疾病 (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等) 雖然干細胞療法還不是靈丹妙藥,但我們有理由期待這一領域未來的進一步突破。
從五年前開始的這項臨床研究,為關注干細胞治療的朋友們交出了一份振奮人心的答卷: 單次干細胞輸注5年安全無憂 高劑量干細胞抗炎效果更突出且長期持續(xù) 老年群體的慢性炎癥水平未隨年齡明顯增加,顯示了干細胞療法存在一定的抗衰潛力 我們期待后續(xù)更多的大型臨床研究能進一步驗證和擴展這些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,為干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提供更加堅實的科學支撐。 參考文獻: [1] Chin, S.P. et al., Stem Cells International, 2020. [2] Chin, S.P. et al., Regenerative Engineering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, 2025.